ͼƬ 黄帝内经_亚博足球竞彩_亚博竞彩APP-下载|官网

《灵枢篇》三十五 胀论

  黄帝曰:脉之应于寸口,如何而胀?岐伯曰:其脉大坚以涩者,胀也。黄帝曰:何以知藏府之胀也。岐伯曰:阴为藏,阳为府。
  黄帝曰:夫气之令人胀也,在于血脉之中耶,脏腑之内乎?岐伯曰:三者皆存焉,然非胀之舍也。黄帝曰:愿闻胀之舍。岐伯曰:夫胀者,皆在于脏腑之外,排脏腑而郭胸胁,胀皮肤,故命曰胀。
  黄帝曰: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,若匣匮之藏禁器也,名有次舍,异名而同处,一域之中,其气各异,愿闻其故。黄帝曰:未解其意,再问。岐伯曰:夫胸腹,脏腑之郭也。膻中者,心主之宫城也;胃者,太仓也;咽喉、小肠者,传送也;胃之五窍者,闾里门户也;廉泉、玉英者,津液之道也。故五脏六腑者,各有畔界,其病各有形状。营气循脉,卫气逆为脉胀;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。三里而泻,近者一下,远者三下,无问虚实,工在疾泻。
  黄帝曰:愿闻胀形。岐伯曰:夫心胀者烦心短气,卧不安;肺胀者,虚满而喘咳;肝胀者,胁下满而痛引小腹;脾胀者,善哕,四肢烦悗,体重不能胜衣,卧不安;肾胀者,腹满引背央央然,腰髀痛。六府胀,胃胀者,腹满,胃脘痛,鼻闻焦臭,妨于食,大便难;大肠胀者,肠鸣而痛濯濯,冬日重感于寒,则飧泄不化;小肠胀者,少腹胀,引腰而痛;膀胱胀者,少腹满而气癃;三焦胀者,气满于皮肤中,轻轻然而不坚;胆胀者,胁下痛胀,口中苦,善太息。凡此诸胀者,其道在一,明知逆顺,针数不失,泻虚补实,神去其室,致邪失正,真不可定,粗之所败,谓之夭命;补虚泻实,神归其室,久塞其空,谓之良工。
  黄帝曰:胀者焉生?何因而有?岐伯曰:卫气之在身也,常然并脉,循分肉,行有逆顺,阴阳相随,乃得天和,五脏更始,四时循序,五谷乃化。然后厥气在下,营卫留止,寒气逆上,真邪相攻,两气相搏,乃合为胀也。黄帝曰:善。何以解惑?岐伯曰:合之于真,三合而得。帝曰:善。
  黄帝问于岐伯曰:胀论言无问虚实,工在疾泻,近者一下,远者三下,今有其三而不下者,其过焉在?岐伯对曰: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不中气穴,则气内闭,针不陷肓,则气不行,上越中肉,则卫气相乱,阴阳相逐。其于胀也,当泻不泻,气故不下,三而不下,必更其道,气下乃止,不下复始,可以万全,乌有殆者乎?其于胀也,必审其为,当泻则泻,当补则补,如鼓应桴,恶有不下者乎?


译文:
  黄帝说:寸口脉出现什么样的脉象就表明为胀病呢?岐伯说:脉洪盛坚实而滞涩的,就说明患有胀病。黄帝说:五脏六腑胀病的区别在哪里?岐伯说:阴脉胀在脏,阳脉胀在腑。
  黄帝说:气机异常可使人患胀病,那么胀病是在血脉之中呢?还是在脏腑之内呢?岐伯说:血脉、脏、腑三者都有不正常的气,但并不是胀病产生的部位。黄帝说:我想了解胀病产生的部位。岐伯说:胀病都在脏腑的外面产生,向内压迫脏腑,向外扩张胸胁,使皮肤发胀,所以叫做胀病。
  黄帝说:五脏六腑深居在胸腔、腹腔之内,就像是珍品被深藏在匣柜中一样,并各自按照一定的次序居守。虽然名字不同,但共同居守于一定的领域。我想知道它们的功能不相同的原因。岐伯说:胸廓、腹廓是脏腑的外卫;膻中是心脏的宫城;胃是容纳水谷的仓库;咽喉和小肠,是传送饮食的道路;消化道的咽门、贲门、幽门、阑门、魄门五个窍门,就像闾巷邻里的门户一样;廉泉、玉英,是津液运行的通路。所以说五脏六腑都有固定的位置界线,并且它们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。如营气在脉中正常循行,而卫气运行紊乱,就会引起脉胀;如卫气并入脉中,循行于分肉之间,就会引起肤胀。用针刺治疗时就应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,且用泻泄法。若胀的部位离足三里穴较近,针泄一次就可以了;若胀的部位离足三里穴较远,就应针泄三次。不论虚实,胀病初起时都应赶快施行泄法,以治其标。
  黄帝说:我想听你讲一下胀病所表现的症状。岐伯说:五脏中心患胀病的表现为:心烦短气,睡卧不安;肺患胀病表现为:胸中虚满,喘息咳嗽;肝患胀病表现为胁下胀满疼痛牵引小腹;脾患胀病表现为:呃逆呕吐,四肢闷胀不舒,肢体沉重,不能胜衣,而且睡卧不安;肾患胀病表现为:腹胀满,牵引背部闭闷不畅,腰髀部疼痛。六腑中胃患胀病表现为:腹部胀满,胃脘疼痛,鼻中常常闻到焦臭的气味,不思饮食,大便困难;大肠患胀病表现为肠中濯濯鸣响而作痛,若冬季再受寒邪侵犯,就会导致完谷不化的飧泄;小肠患胀病表现为:小腹胀满,牵引腰部疼痛;膀胱患胀病表现为:小腹胀满,小便不通;三焦患胀病,表现为:气充塞皮肤,轻浮空虚,松弛;胆患胀病,表现为:胁下疼痛胀满,口中发苦,经常叹息。以上这些脏腑的胀病,在产生和治疗原则上都有相同的规律,只有明确营卫气血运行逆顺的情况,从而运用恰当的针刺方法,才能治愈疾病。如果患虚症用泻法,患实症用补法,就会使神气不能内守,正气不能安定,真气动摇,易至人夭折。如果患虚症用补法,患实症用泄法,就能使神气内守,经脉、肌腠充实,这样做的人才可以被称为高明的医生。
  黄帝说:胀病的产生和根源是什么?岐伯说:人体内的卫气,在正常情况下,常常伴随着血脉循行于分肉之间,其循行有逆顺的不同,且昼行于阳,夜行于阴,与脉中的营气相随而行,与自然界的规律相适应。营气行于脏腑的经脉,周而复始,也顺应自然界四季的次第变化,使水谷得以正常地化生精微。如果阴阳不相随,气厥于下,使营卫不能正常循行而凝滞,寒气上逆,邪气与正气相搏集结,就会形成胀病。黄帝说:很好!如何才能将这个问题讲述得更清楚浅显呢?岐伯说:邪气趁营卫循行紊乱时侵入,与真气相合便互相搏结,以致有的存在于血脉,有的存在于五脏,有的存在于六腑,从而形成胀病。黄帝说:讲得真好!
  黄帝问岐伯道:前面讲过,胀病初起之时,不论虚实,一律应用泻法针刺,离病位较近的针刺一次,离病位较远的针刺三次。而有的针刺三次后胀病仍不见减轻,是什么原因呢?
  岐伯回答说:这是指针刺时深入到肌肉的空隙,刺中了气血输注的穴位,故针刺一次或三次胀病即愈。如果针刺时没有深入到肌肉的空隙并刺中穴位,就会使经脉之气不能畅行,邪气闭留在内。如果妄中皮肉,则使卫气更加逆乱,阴阳营卫之气相互排斥。对于胀病而言,当用针刺泻法而不用,所以上逆之气不能下行。针刺三次后气仍不下行的,就必须调换其他的穴位,使上逆之气得以下行,这样胀病就可消除。如果胀病还没消除,可再换穴位针刺,直至治愈疾病,不再有什么危险。对那些慢性胀病,一定要认真审察症状,当泻的就用泻法,当补的就用补法,如同以槌击鼓必有响声,胀病怎能不消退呢?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古典小说为整理发布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13-2025 亚博足球竞彩_亚博竞彩APP-下载|官网 版权所有